💬澳新留学成本攀升,马来西亚成新兴热门选择随笔杂谈在全球经济波动与教育投资理性回归的背景下,澳新留学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 澳大利亚:名校热度不减,成本高压持续上升 • 留学目标高度集中在“澳洲前三”(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其他学校吸引力下降。 • 学费年年上涨,生活成本高昂,硕士两年总开销普遍在110万人民币以上,引发家庭预算压力。 • “卡着预算”留学容易导致社交断层与体验感缺失,建议量力而行,重视隐性成本。 🇲🇾 马来西亚:性价比新贵,成为留学优选 • 莫纳什等高校分校申请量暴增5倍,验证“性价比+英语环境”策略奏效。 • 日常开销远低于国内中等城市,“留学幸福感”明显提升。 • 适合预算有限但希望获得国际教育背景的学生,逐渐成为“双非+中产”群体的新解法。 🧩 留学与移民:阶层逻辑的现实投射 • 留学不再是“精英”专属,而是“中产平民化”的趋势延伸。 • 移民政策背后隐藏的是阶层筛选机制:早期政策窗口期已关闭,当前更考验家庭认知与财力的双重实力。 • 教育投资的时效性与策略性变得尤为关键,延迟认知者面临更高门槛与更低性价比。2025-8-4 思考 文字
学会科学怀疑随笔杂谈本文探讨了人类思维的局限与改进路径。作者指出,大脑的快速决策机制虽有进化优势,却在现代环境中易导致逻辑谬误、错误关联和自然主义偏见。同时,记忆并非客观记录,而是易受情绪、文化和时间影响的重构过程。 为应对这些系统性缺陷,文章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可训练性,并提出七步实践指南:检查假设、检验逻辑、意识动机、推演含义、与他人核实、保持谦虚、接受不确定性。核心理念在于借助科学怀疑主义和可证伪性原则,建立起“心智免疫系统”,抵御谣言与错误信息。 最终结论是:理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持续练习与自我修正,保持开放、谦逊和探索的态度,才能在复杂社会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2025-9-30 思考 文字 推荐
如何用AI做创意性工作?沃顿商学院教授分享技巧随笔杂谈本文探讨了 AI 在创意工作中的机遇与风险。AI 的“幻觉”源于概率预测机制、随机性设计和混杂训练数据,这在事实严谨领域可能导致严重错误,但在创意生成中却成为优势。AI 能快速连接看似无关的概念,在创意竞赛与心理学测试中展现出超越人类的发散能力。 然而,AI 并不是人类创意的终结,而是其“民主化与重构”。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从“亲自创作”转向“提出高质量问题与筛选结果”。人类需要发挥独特的品味、知识深度和批判性思维,既能引导 AI 发散,又能作为最终过滤器,筛选并深化输出。2025-9-30 思考 文字 推荐
失败不是失败之母,成功才是随笔杂谈本文围绕学习、失败与行动三个主题展开,提出了几点关键洞见: 1. 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成功有其共通规律 借用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者强调失败的路径可能千差万别,而成功却往往遵循一些共同原则。因此,与其过度研究失败,不如更专注于学习成功的经验并加以复制。 2. 行动不必等待 如果你打算用十年来完成一件事,应当思考能否在六个月内实现。长期计划往往隐藏着拖延和不必要的等待,真正的突破来自于立即行动和压缩实现路径。 3. 失败并非最佳导师 与流行的“从失败中学习”不同,文章认为失败带来的更多是挫败和破坏性,而非真正的成长。每一次企业倒闭都是一场悲剧,远不如从成功案例中提炼出规律更有价值。 4. 学习的核心是创造价值 学习与教育的差别在于:教育是外在的系统安排,而学习是个人的主动探索。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往往集中在最困难、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因为创造价值永远伴随着难度。 结论:不要沉溺于失败,不要等待理想的时机,也不要把学习停留在表面。唯有直面挑战、模仿成功并在行动中创造价值,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中立于主动。2025-9-30 文字 推荐 思考
策略思维入门 《战略的艺术》随笔杂谈本文以《策略思维》第一章“十个策略故事”为切入点,介绍了策略思维的核心理念。通过商业、政治、体育、生活等案例,作者强调:在互动环境中,每个人都在预测对方的预测,并据此采取行动。 核心要点包括: 1. 预判与反预判 —— 换位思考,多层次博弈。 2. 向前展望,向后推理 —— 聚焦最终目标,从结果倒推每一步选择。 3. 互动的连锁效应 —— 行动会引发对手反应,再反馈到自己。 4. 相对位置与风险承担 —— 领先者偏保守,落后者更敢冒险。 5. 承诺与可信度 —— 展现“无退路”可迫使对方妥协,但需权衡风险。 6. 自我承诺装置 —— 利用机制约束未来的自己,克服短期诱惑。 7. 博弈结构设计 —— 改变规则与激励,重塑均衡。 8. 混合策略(随机化) —— 保持不可预测性,避免被对手利用。 9. 信息不对称 —— 从对方行为推断隐藏信息,防范“赢家的诅咒”。 10. 人性与情境因素 —— 理性需结合情感、文化与尊严,避免过度抽象化。 结论:策略思维并非只属于企业或政治博弈,而是一种普适的认知工具。它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职场和重大决策中更清晰地看待互动关系、权衡行动后果,并做出更高效的选择。但同时要警惕过度理性,学会结合人性和现实情境灵活运用。2025-9-30 思考 文字 推荐
大模型为什么输出有不确定问题,如何解决?AI&机器学习大模型输出不确定性并非仅因“浮点运算+并发”,而是核心算子缺乏 batch invariance:不同批次大小会改变归约/并行策略,进而影响解码路径。通过让 RMSNorm、Matmul、Attention 等关键 kernel 保持批次不变性,可以实现温度 0 下的完全可复现推理。这意味着:在创意生成中,不确定性是有意的;在金融、医疗等场景,则可通过 batch-invariant kernel 获得稳定确定的结果。2025-9-24 大模型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