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ug
type
status
date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如果你属于某个阶级,那么做很多事情对你来说就是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就像我以前一位老师说过的:如果你本来就处在中上产的阶层,家庭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资源,考上985、211并不是什么难事。(后来来到悉尼你会发现,Y民拿PR也是一样的逻辑。如果阶级匹配,你自然而然就能拿到,不用拼命卷分数、不必刻意钻研信息差,对一下标准就正好够,甚至还能超出很多。社会的许多规则,真正卡的并非智力或努力,而是阶级本身。那些说“靠努力就够了”的,大多是草根出身,或者说给底层观众看的励志剧本。)
如果一件事让你觉得像唐僧取经,那说明它已经突破了你所处阶级的能力上限。
很多人会说“我痛苦,所以我成长”,但事实往往是“我痛苦,我陪跑,我一无所获”。大多数人最终无法实现他们最初设想的终极目标。即便有人真的达成了,走进了所谓“更高阶层”的圈子,也会发现你们并非同路人。
我来到悉尼后就深刻体会到,阶级壁垒绝不是坐在同一间教室就能抹平的。
比如,坐在你旁边的是某知名XXX厂长的女儿,随手递给你一盒家族企业的产品,上学顺便扩展人脉,推广自家产品的同时,替父亲的公司找潜在合作伙伴和未来可能的投资人;
又或者,无意中认识了一位从初高中在英国贵族城堡式寄宿学校就读的同学,人家学的是拉丁文、插花和马术,高中时期就能写essay分析马斯克第一桶金Zip2的创业逻辑,围坐在一起讨论的是SpaceX的商业战略。随口抱怨道,自己到现在才去过五十多个国家,而她身边的同学们飞行里程数早已是她的几倍。
然后记不得什么活动上认识的同学,从房间里拿出几张希尔顿总统套房房卡,你才知道原来高端酒店的房卡可以带回收藏——事实上,无论是普通房还是精英suite,几乎所有高端酒店的房卡都可以带走,只是极少数例外。
还有一位博士朋友,和你打完球后随口聊起悉尼房产投资, casually 提到自己直接买了房住在XX,因为就算不长期生活这里,将来卖掉也能套现盈利。
那一刻,你才明白,有些人从小接触到的知识、资源和思维,是我们成年后拼尽全力也未必触碰到的天花板。
当视野真正开阔后,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远不止一张试卷、一份成绩单。竞争从来都是多维度的,许多东西出生时就已写进了剧本。先天优势往往远比后天努力重要:
- 长得好看,别人更愿意忍耐你、给你机会;
- 智商高,做题速度就是快;
- 个子高、身材好,运动场上就是有优势。
但我说这些并非想宣扬“努力无用论”,而是希望大家以最真实的视角认清自己,冷静分析你在社会中的位置、你的优势与短板。脚踏实地成长,比活在幻觉中更重要。
别再抱着“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有内涵就够了”、“别人今天的成就都是靠努力换来的”这种自我安慰,如果不先扫清脑中这些幻象,站在空中楼阁里幻想未来,只会加速失败。
无论身处何处,都需要努力。有资源的人往往更有动力,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步投入都有更高的回报。而他们祖辈积累的资源和声望,让成功对他们而言更是顺理成章。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普通人,既然浑浑噩噩过日子是一种选择,肆意享受与利用资源也是一种选择,为什么不让生活过得更有价值呢?我们应该在自己能掌控、能努力的领域全力以赴,让人生同样精彩。
最后,分享我的人生哲学: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任务”而来的。
我们一生做的两件事:
- 不断探索和思考,这份任务究竟是什么;
- 倾尽全力,将它完成到极致。
有人终其一生未曾触碰到这份使命,就在迷茫和随波逐流中离开;
有人找到了任务,拼尽全力,却倒在途中。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真正的价值,不在结果,而在于你是否看清了自己的路,并用尽全力奔跑。
世界从来不公平,这个世界的底牌也不会因为你的幻想而温柔。可正因如此,清醒的人更该怀着使命感去生活。
若命运是一个牢笼,那我们能做的,就是亲手把它打造成王座。
- Author:盛溪
- URL:https://tangly1024.com/article/%E7%95%99%E5%AD%A6%E5%90%8E%E6%89%8D%E6%98%8E%E7%99%BD%EF%BC%8C%E4%BA%BA%E4%B8%8E%E4%BA%BA%E4%B9%8B%E9%97%B4%E7%9A%84%E5%B7%AE%E8%B7%9D%E6%98%AF%E7%AB%8B%E4%BD%93%E7%9A%84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Relat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