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slug
date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这段时间都在实习,今天组里一位平日沉默寡言但有近三十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大叔,在谈到未来职业规划时,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说实话,程序员不是个好职业。工作前学得很苦,工作后做得更苦。很多经验积累没法长期转化为价值,因为技术业态变化太快,职业危机感可谓是会伴随终身。现在国家的投入重点也已不在互联网,你自己看清形势,早做打算…”
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认知,我来谈谈为什么说程序员“工作前苦,工作后更苦”?这里面有不少值得深思的现实。
首先,学习阶段的苦。大多数程序员的生活往往比一般人更单调、贫瘠。工科学生本就压力大,而计算机专业尤其如此。它是一个典型的“现形”专业——也就是说,这个领域极易暴露真实能力,两句话、几段代码,就能看出你水平如何,没有多少遮掩空间。
反观其他工科,表面上要求高,实际上真正工作时,专业能力要求并不高。比如土木工程,不少同学入职后虽然学点新东西,但大部分时间在处理“软活儿”,甚至还有主任手把手教怎么拖欠工人工资这种事。电气专业许多人进了电网,每天盯着监控屏幕,哪里从绿变红就打电话叫工人修。而计算机这行,真的做不到糊弄:会就是会,不会就得补,不补就得走人。
也正因如此,计算机行业极其强调真才实学。我们的老师经常说,“寒暑假才是程序员真正学习的时候。”如果你想毕业后顺利找工作,意味着你要投入极大的精力,牺牲更多社交和兴趣,生活质量不可避免地下降。而等你真正工作后回头看,青春短暂,工作的自由度更低。如果年轻时没好好体验生活,日后多半会遗憾。
那么,步入职场之后会轻松点吗?答案是:更难。曾经支撑大家咬牙坚持下来的动力,是所谓“毕业高薪”——2018到2022年,经常能听到老师说某某学长学姐进了大厂,年包四十万。但2023年以来,机会变少,薪资缩水,offer难拿成了常态。
更让人无力的是,公司给你的任务并没有减少。业务减少,工资下降,但工作量却反而增加。这个“悖论”背后,正是行业周期与技术进化共同挤压下的真实图景。
notion image
与此同时,AI却在加速发展。Anthropic(大模型Claude背后公司)创始人这几天的访谈中说,他们公司现在95%的代码都是AI在写,工程师只做最难、最关键的部分。换句话说,企业用人成本在急剧降低,对个人的要求却在飞速提升。那些入门门槛低、成长空间有限的岗位,几年内被替代的概率极大。
notion image
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现在手头或者将来准备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现在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暂停那些对未来无意义的努力,给自己几天放空时间,认真复盘和反思。首先,思考自己的天赋在哪——你做什么事比别人上手快、有优势;其次,思考真正的热爱——天赋决定你能否进入正循环,热爱则是在遇到挫折时的内驱力和稳定剂。
AI时代的到来,让认清“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这件事,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和紧迫。未来能较少受冲击的人,一类是真心热爱某领域、能持续深挖打磨,且不会觉得痛苦的人(不等于搞科研,大多数人讲真并不适合研究,只要能不断提升深度、做出影响就行);另一类是足够“独特”的人。比如,AI学习的大量数据都是拿右手写字的图片,所以它难以生成左手写字的图片,专注于AI短时间难以做好的事情,那你的工作不仅不会被取代,还将更有意义。
 
个人能力矩阵软件工程师大概率是个过渡职业
Loading...
盛溪
盛溪
盛溪的学习&生活博客
Announcement
🌟 欢迎来到盛溪的博客!🌟
大家好,我是盛溪。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生活感悟、学习心得以及其他一些有趣的发现。希望我的文章能为你的生活带来一点启发和乐趣。
📅 更新通知:
  • 我会定期更新博客,分享新的内容。你可以通过RSS订阅或关注我的社交媒体账号来及时获取更新通知。
💬 互动环节:
  •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非常期待与你的互动!
📚 推荐阅读:
  • 不定期推荐一些我觉得有价值的书籍或资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感谢你的访问和支持,希望你能常来逛逛!
盛溪敬上